博鳌时间|世行前副行长戈尔丁答一财:特朗普关税政策持续打压美元

“特朗普有时声称希望美元走强,我不确定他的真实意图是推动美元升值还是贬值。然而,从他上任前60天的政策效果来看,美元实际上已被削弱。”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,牛津大学马丁学院创始院长、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戈尔丁(Ian Goldin)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。

戈尔丁称:“当前局势动荡不安。汇率的快速波动对全球经济极为不利,而我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持续对美元施加下行压力。”

牛津大学教授Ian Goldin/第一财经记者摄

特朗普政策的影响

特朗普关税政策搅动全球经济。

戈尔丁表示:“特朗普的政策不仅削弱了美元,还拖累了美国股市。自他上任以来,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表现持续在全球主要交易所中垫底。本周末的数据进一步显示,美国消费者信心跌至12年来低点,商业信心同样低迷。”

今年以来,标普500指数下跌2.39%,纳斯达克指数下跌6.78%,而同期欧洲STOXX 600指数上涨7.43%,恒生指数大涨19.67%。另外,根据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(Conference Board)3月25日发布的报告,3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滑,从100.1降至92.9,预期指数创下2013年以来新低。

戈尔丁进一步表示:“特朗普的政策迄今成功削弱了美国经济,导致美元走软。然而,若关税推高通胀,物价上涨将不可避免。届时,美联储可能被迫加息,或至少不会降息,这将成为遏制美元贬值的制衡力量。”

3月26日,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(Austan Goolsbee)称,美联储已偏离2023-2024年间的“黄金路径”。由于经济不确定性,美联储下一次降息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。若市场预期通胀率上升,他会将其视为货币政策制定的“核心关注点”。
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(Jerome Powell)3月19日则表示,特朗普的关税上调将延缓今年降低通胀的进程。鲍威尔强调,目前判断关税对通胀的具体影响尚为时过早,区分商品价格上涨中关税因素与其他因素的比重并非易事。

“美元趋势向下”

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,从2002年到2011年,按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贸易加权汇率计算,美元贬值了约30%。但自2011年以来,美元持续走强,当前的价值正处于1985年《广场协议》签订后最高水平。不过,今年以来,美元指数(DXY)已经下降3.8%。

戈尔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:“总体来看,美元将保持波动,但趋势偏向下行。这意味着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,成为通胀的推手。虽然这不会显著改变贸易赤字,但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。”

戈尔丁还称,美元疲软将波及全球央行和私人持有的外汇储备价值。“尽管没人希望外汇储备快速贬值,但这一趋势可能引发战略性考量,甚至导致部分国家抛售美元,进一步加剧其下行压力。”他称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章由会员“极目新闻”发布如果文章侵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